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注释】
[1]赵郡:即赵州,治所在今河北赵县。[2]同年:同年考中进士的人。[3]隽(juàn):意味深长,引人入胜。[4]司法参军:地方上掌管刑法的小官。[5]迂阔:指思想行为不切实际。[6]庸讵(jù):难道。
【译文】
赵郡的苏轼,是与我同年进士及第的好友。他从蜀地写信给在京师的我,信中称赞蜀地的士人黎生和安生。不久黎生携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携带着他的文章几千字,屈尊来访。读他们的文章,确实觉得气势宏大俊伟,行文善于纵横驰骋,深究事理。在文章中,他们恣意挥洒才学,显露出深厚的功底。这两个人真称得上是不同寻常的杰出人士,而苏君也真可以说是善于知人啊!
前不久,黎生去补江陵府司法参军的缺。临行的时候,请我送他几句话以为赠别。我说:“我知道你,是从心里懂你,还用得着以语言表达出来吗?”黎生说:“我和安生对道德文章的学习,常常被乡里的人讥笑为迂阔。今天想求您几句话,去解除乡里人对我们的误解。”我听了,自己想想,不由得笑了。
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甚呢?只知道信服古人的言论,而不知道迎合世道;只知道以圣贤之道作为自己的志向所在,而不知道合于流俗。这就是我所以困顿至今还不自知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能比我更甚呢?如今黎生的迂阔,只是文章不合于流俗,这只是迂阔中的小迂罢了,然而还担心被乡里的人讥笑。像我这样的迂阔,就是大迂了。如果让黎生带了我的话回去,一定会得罪更多的乡里人,那时候得到的岂止是讥笑呢?但是现在我对黎生,应当说些什么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对的,可是却要有这样的担忧;说我的迂阔是不好的、不对的,那倒是可以迎合世俗了,但有悖于古法,偏离了圣贤之道。黎生、安生你们不要急于解除乡里人对你们的误解,那么在这一点上就一定能做出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