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烽同年的短篇小说《第七个坑》承袭着揭露黑暗、鼓励反抗的主题,被译成英文在《国际文学》上转载,王瑶评价它是“发表后得到过好评的”[2]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皮鞋匠耿大被日本侵略者抓去挖坑活埋同胞。在一连挖了六个坑以后,敌人又逼着他活埋自己。耿大终于觉醒,反抗敌人,第七个坑派上了真正的用处。作品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清醒洞察,即不反抗则死亡。周立波评价这篇小说:“……他在那篇上的成功不是他关于敌人的残忍的描写,而是他描写皮鞋匠耿大的恐怖心理的很少的几笔,和他反映‘九一八’以后的沈阳的乱离的情况。”[3]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打响。罗烽负责中国文艺家协会募捐办公室的工作,同时担任文艺家战时服务团的宣传部部长。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局势空前紧张,文艺界人士开始撤离。罗烽被迫离沪,计划由南京北赴山西战场。后大同失守,北上交通不通,罗烽毅然奔赴武汉。与沙汀失去联系使得罗烽失掉了党的关系。在武汉时期,罗烽与丽尼创办的刊物《哨岗》被封,他托柯仲平给周扬带口信,要求前往延安。后罗烽辗转于西安、临汾,最终回到武汉。其间两次试图与党取得联系均未能成功。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罗烽、白朗同为发起人之一,罗烽被选为理事。武汉战局吃紧,罗烽转移至重庆。在武汉的近一年中,罗烽创作了中篇小说集《莫云与韩尔谟少尉》,在《战地》连载长篇小说《满洲的囚徒》。抵渝后罗烽、白朗又同战地访问团奔赴前线,1940年罗烽担任《文学月报》主编。这一年罗烽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粮食》,发表近百首《战地诗草》,长诗集《碑》、杂文集《蒺藜集》在桂林出版,写完《满洲的囚徒》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