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唐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碧海青天夜夜心碧海青天夜夜心1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 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 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 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关于这首诗的诗意历来解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讽刺女道士的,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说是抒发“流落不遇”之情,有人则说是自忏之作 这些说法都不乏主观臆断之嫌,最好还是就诗篇所描写的内容去理解 诗题是《嫦娥》,但并非咏月中仙子嫦娥,似是描写一个和嫦娥的处境、心情相仿的妇女的感受 第一句描绘深夜室内情况 精美的云母屏风放在床前,夜色已深,烛光暗淡,屏风上的烛影也越来越暗 这里用一“深”字,表现烛影,同时也展示了夜色之深,又暗示女主人公独处无眠 次句写室外景物 女主人公长夜不眠,庭中仰望,天将拂晓,耿耿银河已逐渐西移,晨星出现在东方的天际中,但随着天色将明,晨星渐渐隐没 这句的一个“渐”字,表明时间推移,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又将度过了一个彻夜不眠的长夜 这两句的特点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女主人公孤寂凄冷的情怀 三四两句写女主人公展开想象 她由银河、晨星而想到月,由月而想到月中仙子,再想到嫦娥奔月后的孤寂无侣,结合自己独处孤室的情况,很自然地会有后悔偷药奔月的想法 这虽是想象之词,但又合情合理 全诗抒写孤寂凄冷之情,当然寄托着诗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 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 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 ……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 ……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 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 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 ”李商隐李商隐李商隐,男,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婉约派,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 曾任弘农尉、佐幕 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 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 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 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有《李义山诗集》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