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桑内特在城市史研究中认为人类身体血液循环系统理论的发端,极大地影响了城市设计理念。18世纪时,启蒙运动的城市设计者就想让城市变成一个“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与呼吸的地方”②。“因此,‘动脉’与‘静脉’这些词就被18世纪的设计者用在城市的街道上,说明了交通系统是以身体的血液系统为蓝本……如果城市中的运动在某处受到堵塞,那么整个城市就会面临危机,就像人的身体在动脉堵塞后会中风一样。”③
这种理念强调通畅和迅速,这样的城市设计模式从启蒙运动起延续至今。但桑内特也提到,这种城市设计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现代交通工具和交通体系也排斥了人的身体在城市生活中的参与以及与城市空间的接触。“当都市空间的功能变成了纯粹用来移动的时候,都市空间本身也就失去了吸引力。”①对于汽车驾驶员和乘客来说,城市街道成了用以移动和穿行的空间,汽车成为人的一个器官,人只需轻微地动一动就能达到移动的目的。汽车将现代城市变成了没有边界的空间,而依靠交通工具移动的身体则与城市空间产生了间隔,身体的空间感知被改变了。同时,文明进程带来的人的感知体系的分化,各感知器官的功能分工愈加明晰,视觉感知与其他感知相分离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相对于触觉和味觉这样近距离发生效用的感官被归入个体的私人领域,视觉则具有公开性。冷漠的视觉创造了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感。在城市体验中,城市“被转化成了各种各样可以采集的景观”②,然而,冷漠的视觉却“妨碍了我们的真实体验”③。